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网文走向世界后,现在发展成怎么样了?

空白缠绕 游戏研究社 2019-06-10



一炷香究竟代表多久? (How long does it take for an incense stick to burn?)



中国网文走出国门这个话题在几年前一度很火,虽然热度很快就过去了,相关话题不再被人关注,但中国网文仍然持续在国外发展。在这期间,它的处境、地位都或多或少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同样经历了一些曲折的道路。


 

1


 

“外国人沉迷中国网文”在互联网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两年前有个新闻是这样的:老外读中国网文如痴如醉,结果把毒瘾戒除了。

 

这事乍一听像天方夜谭,但当事人的确是这么声称的。事后这位外国人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以前,回家后我想到的就是吸毒。现在,我所有的想法都与网文小说有关。”

 

 

虽说这个说法是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如今已经无法考证,但他对网文的喜爱倒是真的——像他一样的人也不在少数。的确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外国人在读着翻译过来的中国小说。

 

 

这当然是件值得自豪的事。以至于几年前,很多媒体一度用“老外如痴如醉”等夸张语句来形容,尽管采样证据也仅是几个零星的评论。如今风头过去,冷静下来观察,其实还是用“一部分老外很喜欢中国小说”来形容比较恰当。

 

时至今日,这些读中国网文的外国人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小团体,在几个小说网站中相互交流,例如圈内熟知的“Wuxiaworld”,“Gravity Tales”等等。这些网站多由亚裔建立,用于连载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小说。

 

而Wuxiaworld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Wuxiaworld成立于2014年,上面大部分IP都来自于起点,早期时以《盘龙》等知名网文的译文而出名,属于中国网文在国外口碑的奠基石。随着译文的增多,读者和翻译者开始逐渐在这个网站上安家落户。网站发展在两年前曾达到一个小高峰,Quora上还有人提问“为什么中国网络小说网站Wuxiaworld在几个月内就能变得这么火?”。

 

2016年,知乎用户@腹黑黑先生曾分析过Wuxiaworld当时的流量数据,结果显示访问用户大多来自于英美加,菲律宾和印尼,受众人群大约有100万。

 


而发展到今天,Wuxiaworld的网站流量也仍然保持着一定数量:日均访问者为76万。

 

 

作为一个小说网站,Wuxiaworld还是挺成功的。不过虽然它的名字里带着“武侠”(Wuxia)二字,从始至终,网站上最知名的还是“仙侠类”,“玄幻类”的中国网文。

 

比如《斗罗大陆》,《逆天邪神》,《盘龙》等作品,在国外的读者群体里知名度尤其高——这些文章大多有中国传统元素和特色,但同时又内含多种元素,整体风格杂糅。行文用词也多朴素,易读,不至于很难理解。

 

几年前,Wuxiaworld上翻译出的作品数量极少,仅靠几本知名的头部作品撑场。但如今再看Wuxiaworld的推荐榜,已种类繁多,且不再局限于知名大作:

 

 

在国内,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甚至自成一派——比如修仙类文章中,“渡劫”,“飞升”等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而随着中国网络文学在国外的流行,这套体系也逐渐被外国读者所吸收,现在也有外国人正在连载评价不错,挺受欢迎的中国网文式小说。

 

外国姑娘Tina Lynge写的玄幻小说

 

反过来国内也对这种现象津津乐道——自“老外沉迷网文”一说风靡之后,网友们就兴致勃勃,不断探访Wuxiaworld。甚至还有B站up主定期做视频,收录外国人在网文底下的评论,播放量也挺高——归根结底,除了自豪以外,还是觉得外国人喜欢中国网文很新奇,很特殊,属于一种文化输出。

 



2


 

两三年前,有部分人唱衰,觉得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图一时新鲜。但新鲜劲过去,网文圈子反而稳定了起来。

 

Youtube上的up主“Cover to Credits”曾信誓旦旦的做出总结,中国的网文大多含有以下套路:

 

1.主角总是和天才女孩订婚,然后被悔婚;

2.普通的主角总是能在树林里遇到一个不穿衣服的女孩(还身怀绝技);

3.主角掉下悬崖,大难不死,发现一门绝技 ;

4.主角总是故意被削弱好慢慢成长 ;

5.主角从现代穿越过来的,所以有很多别人没有的知识,很强;

 

这5个套路当然无法包揽全部网文,但也并非完全胡扯,至少这5个我全在网文中见过。当这位up主总结完毕,不少弹幕也回复“看来他的确看了不少”。

 

而这些套路其实都为了一个目的而服务——看起来爽。

 

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在中国论坛出名,以至于能够被译者选中翻译至英文的网文,基本上都不约而同的铺设了同一条主线,即“升级”——主角为了生存或达成自己的目标,一路奋发图强,不惜代价,甚至使用阴谋诡计,反抗强权,并且还会在个过程中逐渐变强——而途中最好还要有一些主动献身的异性角色。

 

这样的故事的确看起来爽,也有相当大的受众,哪怕在另一个时区的美国队长也经历着“从羸弱士兵到超级英雄”的“升级”之旅。即使文化环境大不相同,来自异域的仙侠小说依然满足了世界各地的读者们所拥有的,近乎相通的根本欲望。

 

当然,文化和人类一样,是多面的,复杂的,很难完美且全面的解释出,仙侠小说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被喜爱,或是为什么被外国人喜爱。就像外国人也同样无法用几个特征将体量庞大的中国网络文学一概而阔一样,上述原因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所以过去这么几年,几个网文翻译网站都没有突然暴死,而是翻译者,作者等产出群体逐渐增多,油管上甚至都有了有声书节目,整个圈子已经逐渐趋于稳定。

 

还有个事情挺有意思。在“老外沉迷中国网文”这个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时,有段解释这种现象的说法曾被广泛传播:


 

这是Wuxiaworld里讨论“你喜欢仙侠小说哪一点”帖子下的一个回复。这段文字被单独截出来,翻译后传播,很多人觉得非常有道理,但他们显然无视了下面的反对意见:

 

 

这段回复用词比较过激,就不全部翻译了,大概意思是:“你还是看的太少了”。

 

这事放在国外也一样,喜欢一种文化不一定非得代表着什么。我们应当自豪,但也不要过多解读,就像我们反对别人把自己解读成“崇洋媚外”一样。

 

本质上来说,“外国人喜欢中国网文”这件事无关文化侵略。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也不象征着什么的事。

 



3


 

将中文网络文学翻译成英文从始至终都是一件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

 

众所周知,国内大热的网文都极其讲究更新速度,注重快、多。一部完结的网文,少则百章,多则上千章。同样的,翻译者也需要快速工作,处理大量文字,并且要尽量避免半途而废,同时解决翻译期间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信雅达暂且不提,光是完整翻译就有一定困难。有些中文词汇根本就没有与之对应的英文单词,例如“江湖”这种仅在中文语境里生长的词语,基本上无法简单的被一两个英文单词所概括。

 

所以哪怕网文已经在国外发展了好几年,翻译所带来的困扰还是只增不减……

 

看过网文的大概都知道一个现象:娇媚少女总会发出“嘤咛”的音效。部分翻译者曾对这个反复出现,却又难以用英语形容的词表示困惑,由此在论坛中进行了一番关于“嘤咛到底怎么翻译”的讨论,不过到最后也没能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大家都知道嘤咛啥意思,但就是不好翻译

 

此外,中文特有的一些四字成语也难倒众人,例如“魂飞魄散”就曾让一位译者十分困扰。这位提问者表示自己明白“魂飞魄散”代表着什么意思,但却无法用合适恰当的英文去形容。而在网友翻来覆去讨论之后,整个帖子里也就“The soul shatters into pieces”这个回答比较贴切。

 


而关于网文中频繁出现的各类专业术语,也早已有人整理好,并出了便于理解的教程:

 


连“面子”这个词都衍生了一门学问。为了能够便于理解,出教程者不得不详尽地解释“有面子”等于“有声誉”,或是“不要脸”等于“无耻且不关心自己的声誉”。



中国特有的一些词语才是最折磨人的。就在去年,Wuxiaworld曾当面采访过《我欲封天》的作者耳根。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Wuxiaworld方发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一炷香究竟代表多久?”

 

How long does it take for an incense stick to burn?



于这样的苦境下,在过去的几年里,辛苦付出的翻译者们和读者和乐融融,不少人甚至通过其质优量大的译文而收获一众粉丝。随着译文量的增多,翻译者们都陆续开了众筹,欢迎粉丝的打赏——这的确是一件好事,象征着圈子的发展,但其实要比想象中的复杂。




4


 

翻译者能拿到不少钱,但这事其实有点微妙。

 

Youtube上一位up主曾发视频讲解自己看中国网文的心路历程,这段视频之后被译成中文,发到了B站上。当up主提到自己花5美刀,只为提前观看2章的时候,屏幕上划过的大半弹幕都在感叹“这么贵”。

 

 

这个“花5美刀提前看2章”的服务有点像现在的“大会员制度”——花5美刀支持翻译者,本月内就可以比未支持者提前看两章译文。按现在的汇率,这相当于读者自愿给译者月供人民币34元。

 

我们可以把这个价格和国内的相对比一下。以起点为例,起点的收费标准是普通用户千字5分钱,每章大约要花2到3毛钱。如果作者每日更新一章,追一个月文大约要花10元。当然,这种价钱的差异也和文化环境,以及网文市场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撇看价格不谈,整件事也其实挺有争议的:读者们给出的钱进了翻译者的钱包,而不是作者。但翻译者的确付出了劳动,读者也是自愿给钱的。

 

此外,据论坛上所说,大部分译文其实都在翻译前经过了作者的同意,所以译者有收入这件事虽然不一定合理,但确实合情。所以这件事最大的矛盾则在于:版权的持有者无法从自己的国外读者那里获得任何收益——甚至很多读者都成了译者的粉丝。

 

甚至Wuxiaworld里的作品简介中,也是把译者的名字放在了最上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现象并没遭到质疑,直到起点的加入。

 


5



2017年5月15日,起点中文网的海外版上线,名为“Webnovel”,以翻译至英文的旗下网文为主打。

 

这是好事,但它在的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引起过很大争议。

 

起点曾试图和Wuxiaworld合作,并给予其20本小说的授权。但随后出了问题,据Wuxiaworld所称“起点试图将很多我认为不可接受的条款强加给我们的译者和公司”,致使了谈判破裂。

 

这段过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随后双方各执一词,不断发生摩擦,各自发出声明,由于没有直接证据,我们无法在两方说辞中断定事实究竟是如何,总而言之,合作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引起争议,又极为复杂的问题,例如“起点给译者的工资难以接受”。但其中一个事件的话题度最高,也是最值得我们讨论的:谈判失败后,起点在未经翻译者的允许下,将Wuxiaworld的译文放到自己网站。

 

众所周知,Wuxiaworld之前译文的地位其实属于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而现在起点把这个问题公开了。

 

根据翻译相关的法律,翻译人员只能在原始版权所有者的同意下翻译作品,但是如果获得此同意并且随后产生翻译,翻译人员的工作本身也受版权保护。

 

问题在于,正如之前所说,虽然翻译者们称自己获取了原作者的同意,但作者与起点系签约关系,虽然具体情况根据合同条款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其中大部分译文,起点是应当有其版权在手的,也就是说,Wuxiaworld上的译文属于盗版。

 

在这样的复杂情况下,衍生了两派势力。国外的读者普遍认为,起点是在剽窃作品,因为翻译者也付出了劳动,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随意取走。

 

起点方则认为,译文为未经授权的盗版文,自己是正常维权。

 

这件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后起点发布声明:“我们希望制定一个标准的版权许可政策,以保护原作者和转换者的利益。我们对WuxiaWorld宣布继续盗版我们的小说深感失望。”

 

如果单就这一件事来看,双方其实都有自己的立场——Wuxiaworld有情怀,也有付出,希望造福读者,维持社区环境,而他们也曾有过试图将译文正版化的举动;起点有小说的版权,所作所为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件事也导致起点在国外的口碑一路直降。国外读者普遍认为“起点破坏了小说社区原本美好的环境”,而这个“美好环境”是指“译者免费翻译,读者自愿打赏”。

 

同样,国内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诸多讨论。

 

有人认为起点的做法合法,但恶劣——原因在于起点试图合作时开给翻译的工资偏低;有人认为起点做法偏激,“吃相难看”;也有人认为起点做法完全正确,反对者是在“慷他人之慨”。

 

我们常说“成年人的世界不看对错,只看利弊”,但当情怀和版权碰撞,利弊和对错间的关系又成了可商讨的事情。

 

这种情况其实我们在国内经常看到。字幕组被抓、盗版漫画被捕,一旦跨越国度和语言环境,版权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难以单纯用理性去衡量的问题。这种事并非中国特色,放在国外也是同样。外国人也同样不怎么理解:“为什么‘资本’一定要毁坏我们原来美好的,用爱发电的环境?”

 

而哪怕真正的正版入驻了,让习惯免费环境的人们去接受付费正版也需要努力。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人也逐渐遗忘了过去“抵制起点”的想法,如今两站流量逐渐缩小。

 


从“有合理理由看盗版”到“花钱支持盗版”的路,无论如何都会走得很艰难。




APP | 你还可以回复"APP",获取下载地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